阳光未来国际学校

新闻资讯
校区动态
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校区动态

导学案——课堂路线图 之一
浏览次数:1271 次     关键词:     信息来源:阳光未来     时间:2020-11-09 16:30:48

学科导学案

学习科目众多,作业繁重?

每节课的重难点在是什么?

如何学习?如何有效的学习?

这些问题,导学案都能解决

 

 

什么是导学案

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编制的有学习目标、学习内容、学习流程的学习活动方案。

课前,是老师的备课本,让教师深度备课,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和难点,明确学习目标,重点引导解决,有的放矢的进行课堂引导教学。

课中,是指引学生自主、高效学习的路线图,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、主动参与、合作探究、优化发展,具有"导读、导思、导做"的功能。

课后,既是学生的笔记本,也起到学生检验自己,让学生有目的的复习学习。

导学案以学生为本,以"三维目标"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,帮助学生学会学习、学会创新、学会合作,自主发展。导学案实施的高级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,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。

 

导学案的内容

导学案包括:学习目标、学习重点、学习难点、自主预习、合作探究、教师精点、自主测评、学习反思、拓展延伸,存在的问题等环节。

让学生在按照导学案自主学习,其实是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路和方式,按照“课堂的路线图”自主探究,完成学习任务。

 

导学原则

 

01  课时化原则

按课时内容确定导学案的内容编写,有利于调控课时学习的知识量,加强授课的计划性、针对性、时效性,构建高效课堂。

02  问题化原则

将教材中的知识点、德育点隐入创设的一个个具体的课堂活动中。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,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地学习之中。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,培养学生的能力。问题的设置,应当由浅入深,由易到难,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和认知规律,学科信息要准确,问题的针对性要强。设置的问题既有利于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又有利于加强知识的拓展,强化与生活的联系,具有较强的思考性。从而有效地把学生引入课本,把生活纳入课堂,激发自主学习,引导交流讨论又学会看书。

03  方法化原则

在学生读书、思考、解答问题等环节的学习中,教师都要站到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,以便能够及时适时的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。学案中学习目标设计、疑难问题提示、解题思路、方法、技巧等指导性内容和要素,构成一条明晰的学法线。

04  层次化、递进性原则

导学案的设计,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,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,中等生看到激励,学困生看到成长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。无论在哪个层面上,都要让学生在"最近发展区"内去自主探究,获取知识。设疑应首先考虑其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的差异性,导学导练要有适当的梯度。做到这一点,教师必须对自己的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知识状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。

导学案的使用是导学案实施高级目标(学习能力的培养)和基础目标(文化知识的掌握)的关键。

导学案的实施可以分为:课前预习、课堂探究、课后拓展、课堂小结。

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,在自学中发现,思考,生疑,再思考,获知。

课堂探究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方式,也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过程,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,体验合作的乐趣,体验获知的快意,体验方法和技能的重要。教师适时的精点,更能达成教师"导学"功能的落实。

课后拓展是落实基础目标(文化知识掌握)的重要保障。课堂小结是本课所讲的重点的一个归类,可以更深层次的了解本课。

 

返回